內銷和外銷的制版和版型有何區(qū)別?
要回答“內銷和外貿的制版和版型有何區(qū)別”這個問題,可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做到的。我們真比例工作室是從內銷和外銷制版的幾種情況來看的——
首先看看內銷制版。我們要搞清楚內銷版型也是分多種情況的:
第一種是批發(fā)性質的服裝加工,這種情況對版型的要求不是很高,但絕對要求制版的速度,要在很短暫的時間內將某個款式的樣板做出,一般都采取一次成版,不做修改,目的是盡快地組織生產。這樣的服裝一般價位相對很低,生產廠家以銷售數(shù)量來牟利,所謂薄利多銷就是指這種情況。
第二種是名牌模仿加工。這種情況是我們所有人不提倡的,但事實上卻是很普遍的一種情況。我們都知道,目前好多國際大品牌服裝都有很好的市場認知度,消費者在內心里是趨之若騖的,但是由于這些名牌時裝價位偏高,一般的工薪階層很難承受,于是就有很多服裝企業(yè)模仿制造這些名牌服裝。這種情況下的制版其實就是版型的抄襲,在企業(yè)里一般叫“扒板”,扒版有直接拆開成品服裝取衣片拓成樣板的形式,有直接在成品上量取數(shù)據(jù)進行再制版的形式,也有根據(jù)名牌時裝的照片資料進行模仿制版的形式。這三種扒板的形式從簡到難,但均是追求神似而不是型似,所以尺寸規(guī)格限制不是很嚴格,也經常允許在局部做一些小的改動,以避免抄襲之嫌。由于真正做到神似并不是很容易,所以扒板的總體難度并不算小,非缺乏經驗的人員所能為之。
第三種是純粹的品牌服裝加工,在這種情況下,制版師要根據(jù)設計師的款式圖以及款式要求進行制版,涉及到平面向立體轉化的問題。當經過初步制版、扎殼,得到簡單樣衣進行試穿以后,往往需要設計師及時地看樣、修改,此時經常會發(fā)生設計師改變初衷,大幅度修改設計稿的情況。實際上,對首件樣衣(或扎殼)進行修改,是設計師完善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由于設計師對自己作品的期望值一般都很高,所以很難對首件樣衣表示滿意,通常都會提出修改意見,有時甚至需要反復修改才能讓設計師對樣衣滿意,這就意味著要反復修改樣板才可以。
其次,我們看看外銷制版。外銷制版實際上至少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自主品牌的外銷,就是自己公司開發(fā)的品牌服裝,打到國際市場上去銷售。這種生產形式是國內服裝企業(yè)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比起內銷的純品牌加工來說,對版型設計的要求更加苛刻,在人群定位、反映流行時尚以及設計師風格方面的要求更高,此種版型的原創(chuàng)性也更高,反復修改的情況更是在情理之中。不過,此種外銷生產在我們國內還不多見。
第二種情況是外貿公司接國外訂單的外銷。 此種情況下,國內的制版人員看到的往往是客戶提供的簡單樣衣或款式圖,隨之還有一系列控制部位的規(guī)格數(shù)據(jù)(以規(guī)格表的形式出現(xiàn))。制版人員在保證準確地表達國外設計師的款式設計意圖的同時,還要保證客戶提供的尺寸。由于服務對象不僅是服裝的直接消費者,更是客戶方的設計人員,尤其是客戶商家本身,這里涉及到一個客戶與外貿公司的加工協(xié)議問題。這個協(xié)議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保證加工的尺寸規(guī)格的精度,因此說這種制版的難度也是很大的。
至于版型,內銷與外銷的版型無法直接比較其質量好壞,精度高低,審美優(yōu)劣,難度如何。一切都要視具體情況而言。從版型流派來說,有北歐版、西歐版、日本版、韓國版、美國版,當然還有中國版!僅僅就中國版來說,也有南方版型和北方版型的分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