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國強:出口下滑將加劇 5月或見底反彈
“加工貿易進口快速下滑的影響,在3至6個月內,將逐漸反應在本已下降的出口上。這預示著,從現在開始,我國出口將承受由外部市場惡化引起的更大程度的下滑。5月份或許是中國出口最嚴峻的時刻。”2月24日,在對外經貿大學舉辦的“2009全球經濟與中國研討會”上,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外經部副部長隆國強表達了以上擔憂.
進口萎縮將加劇出口下滑
去年上半年開始,我國進出口速度雙雙下滑。出口方面,3月份出口增速還保持在30%,11月份就已經出現2.2%的負增長,12月份負增長達到2.8%,進入2009年1月份,出口負增長幅度達到17.5%。
進口下滑速度更快。去年5月份進口增速還保持40%,到今年1月份已經是45%的負增長。
除了國內需求減少和國際初級產品價格回落的因素,隆國強認為,加工貿易進口大幅萎縮是導致我國進口銳減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外部市場不斷惡化,占我國進口總額40%的加工貿易進口,在去年11月后的幾個月內,月均下滑幅度達到了25%左右。
政策實施要對癥下藥
隆國強認為,目前出口快速下滑緣于我國主要海外出口市場消費投資需求急劇萎縮,導致國內出口企業(yè)訂單大幅減少,許多企業(yè)僅能簽到小訂單、短期訂單,有些企業(yè)甚至沒有訂單,大量出口企業(yè)面臨破產倒閉危險,由此也會引發(fā)投資消費下降、農民工失業(yè)、社會不穩(wěn)等諸多問題。
“政府在政策實施時,要對癥下藥。特殊時期,政策手段的最終目的是怎樣讓企業(yè)活下來,而不是維持國際市場份額。”隆國強認為,在需求快速萎縮的情況下,通過貨幣貶值、擴大出口市場份額的常規(guī)政策手段,已經無法奏效。如果出口企業(yè)大量破產,等市場恢復后,就很難再進入國際市場。
隆國強指出,中央目前出臺的諸多政策,比如提高出口退稅率,改善出口企業(yè)的融資條件,特別是政策性融資,對企業(yè)的生存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
“一方面中國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維持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另一方面要改善加工貿易等產業(yè)領域的政策環(huán)境和出口的外部環(huán)境,要堅決抵制貿易保護主義,對率先挑起貿易保護主義的國家,必要時,我們要做好防范和回擊準備。”隆國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