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上調 企業(yè)開始大膽接單
我國于2008年8月1日、11月1日和12月1日連續(xù)提高了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而在剛剛公布的紡織業(yè)調整振興規(guī)劃中,國家將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進一步由14%上調至15%。了解到,政策調整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xiàn)。
北方國際集團就是從政策調整中受益的企業(yè)之一,由于出口退稅率的幾次上調,北方國際集團2008年12月訂單情況較前幾個月有了明顯回升,金融危機導致的出口困局有了一定緩解。“從2008年12月份的情況來看,出口退稅率的幾次上調為企業(yè)減輕了不少壓力。”北方國際集團董事長孫劍榮。
相關產品出口困境緩解
商務部數(shù)據(jù)顯示,2008年12月份政策調整涉及的商品整體出口合計544.5億美元,同比增長4.8%,占我國出口總值的比重由前11個月的45.8%上升至12月份的49.0%。其中服裝、塑料制品、箱包和燈具出口均表現(xiàn)為加速增長。
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姚堅日前指出,可能是受到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影響,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在2008年12月實現(xiàn)小幅加快增長。11月出口同比下滑3.8%的紡織紗線、纖維和相關產品,12月出口同比增長0.4%,服裝及衣著附件和鞋類出口12月份分別同比增長10.9%和23.6%,較11月4.8%和21.8%的同比增速有所上揚。
2008年下半年連續(xù)3次大規(guī)模上調出口退稅的政策效果已經初步顯現(xiàn)。上海海關相關人士表示,2008年12月份在關區(qū)出口依然同比下降的情況下,當月調稅商品出口止降回升,出口126.2億美元,環(huán)比和同比分別增長3.2%和5.1%。廣東省去年11月份主要傳統(tǒng)勞動密集型產品共出口72.3億美元,增長7.9%,扭轉了自去年4月份以來連續(xù)7個月同比負增長的局面。在國家不斷上調出口退稅率促進傳統(tǒng)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情況下,12月廣東對歐盟傳統(tǒng)大宗商品大幅增長,服裝和箱包出口增長超4成,燈具和鞋增長15%以上。
紡企開始大膽接單
“出口退稅率上調大大提升了集團下屬紡織企業(yè)成交量。”孫劍榮表示,出口退稅率上調直接增加了企業(yè)利潤空間,企業(yè)可以放心接下訂單,在以前利潤空間較窄的情況下,往往接單等于虧損,有單都不敢接。
據(jù)了解,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全年我國紡織服裝出口1792.86億元,同比增長了6.77%,增速回落12%。為應對這種局面,紡織品服裝是出口退稅率最先上調的商品,而且此后2次調整均有涉及。
“對于出口企業(yè)來說,目前訂單缺少是最大問題,今年在防患風險前提下,拿到訂單就是最大勝利,賺錢、小虧的都要去拿。”北方國際集團天津市新的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振利表示,紡織企業(yè)產品價格一壓再壓,幾乎已經低于成本價,出口退稅率提升對于企業(yè)的意義顯得極為重要。
事實上,國家政策的調整,除了給企業(yè)帶來實實在在的利潤空間,更重要的是帶來信心,“以前國家出于產業(yè)結構調整的戰(zhàn)略目標,將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退稅率一再下調,紡織業(yè)壓力重重?,F(xiàn)在出口退稅率的上調,為我們傳達了國家政策扶持的積極信號。”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凌方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