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升溫
中美在貿易領域展開了一場你來我往的較量。
生意社12月24日訊 12月19日,美國貿易代表處向WTO起訴中國出口補貼違反WTO規(guī)則;12月22日中國要求WTO設立專家組,就美國對中國標準鋼管等產品采取反補貼和反傾銷措施的合法性進行調查;同日,美國致電WTO爭端解決機構表示反對。
12月23日,本報記者致電WTO發(fā)言人Keith Rockwell,他拒絕對此事作出置評,不過他表示,如果在60天內爭端雙方無法解決問題,一方可以提出成立專家組進行調查。爭端另一方可以按照相關程序阻止第一次請求。但如果一方再次提出相同要求,專家組將自動成立。
同日,本報記者獨家連線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參贊盧先堃,他向記者確認,明年1月中國還將再次提出成立專家組的要求。
短短數日,各國同中國的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何茂春對本報記者表示,盡管這些事件都是在WTO框架下發(fā)生的正常的貿易爭端,但是在金融危機的放大效應之下,中國在未來要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
連環(huán)案
12月15日,WTO駁回了中國就一項有利于美國、歐盟和加拿大的汽車零部件爭端裁決提出的上訴。中國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首次在貿易爭端中遭遇敗訴。
根據《構成整車特征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進口等于或超過整車價值60%的零部件,征收與整車相同的關稅,為25%;而零部件進口關稅則為10%,二者相差15%。
美國、歐盟和加拿大三國認為,《管理辦法》中的關稅規(guī)定降低了汽車零部件生產商將生產轉移至中國的成本,導致了美國、歐盟和加拿大的工作崗位流失。
汽車案后,美國貿易代表處再次對中國的眾多產品提出申訴。美國貿易代表施瓦布指出中國仍在使用WTO禁止的措施,以促進其出口,這其中包括紡織品和冰箱、啤酒、藥品和化工產品等。他稱美國決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進行申訴。
中國也做出了回應。
12月22日中國要求WTO設立專家組,就美國對中國實施的反補貼和反傾銷措施的合法性進行調查。
同日,美國出面阻擾中國的做法,美國在致WTO爭端解決機構(DSB)的聲明中稱,“美國強烈敦促中國重新考慮就此次爭端成立專門小組的決定,目前我們無法同意成立小組”。
12月23日,WTO發(fā)言人Keith Rockwell對此事則拒絕作出置評,不過他向本報記者介紹了WTO解決爭端的工作流程:首先雙方會有60天的咨詢期。如果在該期間爭端雙方無法解決問題,一方可以提出成立專家組進行調查。第一次請求之后,爭端另一方可以按照相關程序阻止專家組的設立。但如果一方再次提出相同要求,專家組將自動成立。
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參贊盧先堃先生向記者確認,明年1月中國還將再次提出成立專家組的要求。
同時他表示,美國多次針對中國產品采取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違反了WTO規(guī)則。其中包括雙重計算及使用外國基準利率而非中國銀行[3.08 -1.60%]利率等問題。
經濟衰退下的常態(tài)
對于近期數起貿易申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張漢林表示,各國在經濟下滑的趨勢下,都會采取對外貿易收緊的策略,這是經濟不景氣時各國的常態(tài)做法。
何茂春對這些申訴的判斷為“WTO規(guī)則之下的正常貿易摩擦”。
隨著各國同中國貿易爭端的不斷增加,何茂春認為中國應當做好應對更多起訴的準備,他個人推斷,2009年關于在這方面的起訴案件將會超過以往數年的總和。
另外,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是,在經濟危機逐漸蔓延的趨勢下,中國將在全球的貿易市場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各國都會對中國自由貿易的態(tài)度更加關注,無形之中對我們是更大的挑戰(zhàn)。”何茂春說。
因此他建議,目前將這些起訴的案件進行及時的總結,防止類似的問題再次發(fā)生,避免后來者再走彎路。
同時他認為,中國作為貿易大國應當改變心態(tài),向全球發(fā)出能夠扛起自由貿易的大旗的信號。“只有這樣,中國在全球的競爭當中才能夠擁有良好的商業(yè)環(huán)境,目前采取長期的對話協調也是必要的手段。”
中方所受影響有限
連環(huán)案之下,相關行業(yè)并未受到諸多影響。
以汽車案敗訴為例。按照WTO的程序,上訴機構的裁決報告將在30天內由WTO爭端解決機構批準并生效。裁決生效后,中國須在一定期限內修正違規(guī)措施,這個期限將通過當事方協商或由WTO仲裁來確定。
不過這并不會對國內汽車企業(yè)造成太大影響,因為《管理辦法》針對的更多是進口廠商的零部件,而目前國內企業(yè)多數是從國外引進生產技術,到達40%的國產化率并非難事。
就鋼鐵行業(yè)來說,目前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國際市場的供求關系,因此目前美國對中國鋼管采取反補貼和反傾銷措施在短時間內對國內企業(yè)影響并不會太大。
原上海鋼鐵服務業(yè)協會聯絡人,現今日鋼鐵網市場總監(jiān)劉翀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指出,目前鋼貿行業(yè)正處于低谷,國外需求萎縮,因此本身的貿易量并不大。另外今年春節(jié)特別早,現在很多商家都忙著過年,而不是做生意。“當然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市場占有率。中國鋼貿企業(yè)的出口重要市場是中東,歐洲。對美國的出口并不大。”
山東泰山鋼鐵集團國貿公司青島分公司副經理張鵬告訴本報記者,對鋼貿企業(yè)而言,經濟危機的沖擊更大。當然在這個背景下,“企業(yè)被征收反補貼稅,反傾銷稅,會讓出口進一步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