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身的立體裁剪
- 一 原型的立體裁剪
(一)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簡單的紙樣,是一切款式的基礎。立體裁剪原型是衣身立體裁剪的基礎。操作步驟如下:
1 將確定好前中心線、胸圍線和基準線布料覆于人臺上與人臺上的同名線條符合,在前中心和B.P點處用大頭針固定在人臺上。
2 將胸圍線以下多余的量推到B.P點下面,形成腰省量并用大頭針固定腰省,同時確定側縫線的位置并固定。
3 將胸圍線以上的余量推向肩部,在領口處需打剪口,以消除領口處的牽扯力,根據領圍、肩部、袖窿的基礎線在布料上作出點影線。
4 后片的操作方法與前片相同。
(二)原型寬放量的設計:主要有兩種方法:
1 推移法:在操作之前在胸寬處推出一定的松量,并用大頭針臨時固定。
2 放置法:在立體裁剪完成之后,直接在側縫處加放松量。
3 衣身的修正:由于立體裁剪的技術難度角度較大,裁剪部位較難保證精確,因此,對于左右對稱服裝常常只作出右衣身,而左衣身則根據右衣身進行裁剪,因此衣身的修正是必不可少的;
(1)將布樣從人臺上取下,置于平臺上,用熨斗熨平;
(2)用打樣尺重新描順領窩、袖窿弧線以及側縫、肩縫等;
(3)檢查相關部位是否合理,在依據右衣身剪裁左衣身;
(4)將左右衣身用手針連接起來并重新固定在人臺上,各相關部位如口袋、紐扣均按實樣裁剪并置于相應的部位,以檢查服裝的整體造型是否完善。
二 立體裁剪中省的運用
在原型的立體裁剪中我們可以看到衣身的造型呈現(xiàn)出兩中基本狀態(tài):寬松式與合體式。寬松式表現(xiàn)為面料與人體是一種離體狀態(tài),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而合體式則是面料與人體的符合,呈現(xiàn)出貼體狀態(tài),這種貼體狀態(tài)的產生關鍵就在于省的運用。
1 省的概念與意義
省是服裝制作中對余量部分的一種處理形式,省的產生源自于將二維的布料置于三維的人體上,由于人體的凹凸起伏、圍度的落差比、寬松度的大小以及適體程度的到低,決定了面料在人體的許多部位呈現(xiàn)出松散狀態(tài),將這些松散量以一種集約式的形式處理便形成了省的概念,省的產生使服裝造型由傳統(tǒng)的平面造型走向了真正意義上的立體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