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的交叉連接促進絲印企業(yè)的共同繁榮
【慧聰絲印特印網】在過去兩年中,我得到過很多參觀印刷廠的機會,并且發(fā)現隨著越來越多的數字印刷廠和傳統絲網印刷廠開始通過創(chuàng)新方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下謀求發(fā)展,整個印刷業(yè)也呈現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變化。
首先,數字印刷在市場上的地位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了,而絲網印刷業(yè)每天也都在朝著積極的方向尋找自己的定位。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數字印刷客戶與絲網印刷客戶之間聯系的增強,而且在多數情況下,數字印刷與絲網印刷之間也能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
噴墨印刷的交互式影響
目前,我們常見的中幅和大幅面絲網印刷活件基本上都已經被噴墨印刷所取代,例如:包括車身標志、橫幅和其他印刷數量較小的產品;而且隨著膠片價格的上漲,噴墨技術也具備了更強的吸引力。盡管如此,由于大幅面直接成像術仍處于發(fā)展階段,而噴墨技術所能處理的圖像和工業(yè)印刷種類又比較豐富,所以整個圖像印刷領域在來的發(fā)展方向仍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
在紡織品方面,變化最快的就是服裝印刷業(yè)。服裝印刷廠在所有絲網印刷廠中占有一半以上的比例。雖然噴墨技術首先是被介紹到圖像和照片印刷領域的,但目前的大多數紡織品噴墨打印機都是由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的平臺式照片噴墨打印機演變而來的。這使得這些改裝設備能夠更快地促進紡織品印刷業(yè)的發(fā)展。鑒于這種情況,人們認為紡織品的絲網印刷銷售額將快速下降,但有趣的是,我并沒有看到這種情況的出現。在過去兩年中,整個印刷業(yè)處于比較低迷的狀態(tài),而經濟形勢也經歷了幾次起伏——但紡織品設備和噴墨設備的銷售額則在某些地區(qū)取得了穩(wěn)定的增長。
印刷廠的區(qū)別
在對多個印刷廠進行參觀的過程中,我發(fā)現有些服裝印刷廠具有與普通印刷廠不同的級別,而這種級別主要指的就是印刷廠的大小。大型合同印刷廠一般都擁有數十臺印刷設備和幾百名員工,而大多數服裝印刷廠都是只擁有幾臺手工印刷機(也許會有一兩臺全自動設備)的中小型企業(yè)。我之所以非常關注這兩類印刷廠是因為它們在考慮購是否買噴墨服裝印刷機時,往往要面對最為艱難的選擇,而且它們的客戶群也都具有一定的共同點。
簡單地說,這是一個規(guī)模的問題。由于有些客戶對活件的印刷質量和加工工藝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所以很多小型印刷廠都無法滿足這部分客戶的要求。與此同時,那些擁有多臺大型自動化生產設備的印刷廠也很難通過短版印刷取得盈利(間接成本過高),特別是在活件需要進行特效印刷的情況下。
分享市場
為了避免在生產淡季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這兩類印刷廠都必須要占領對方的一部分市場。服裝噴墨打印機能讓大型印刷廠承接一些在自動印刷機上賺不到錢的短版活,而初級全自動印刷機的出現則能讓小型印刷廠具備更高的生產能力。
在過去兩年中,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特種印刷廠。它們屬于一個獨立的印刷類別,但也遇到了與其他印刷廠相同的規(guī)模問題。有將近一半的特種印刷廠都是由刺繡店演變而來的,它們曾經是絲網印刷廠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這些刺繡店最初都是用電腦控制的繡花機進行生產的,因此對這類企業(yè)而言,購買一臺噴墨打印機是再自然不過的一個選擇。而另外一些特種印刷廠的前身是服裝印刷廠,它們所擅長的噴墨印刷市場現在已被初級全自動印刷機占領了。這是一種新型印刷企業(yè),同時也是客戶的交叉連接最多的地方。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絲網印刷廠選擇跳過手工操作這個程序,而直接采用噴墨或全自動絲網印刷技術。
完整的交叉連接
為了保持業(yè)務的持續(xù)增長,你必須要明確自己的生產能力和客戶群。從簡單業(yè)務開始做起的印刷企業(yè)應該多去關注一下短版印刷,而有特殊生產能力的印刷企業(yè)則應該到長版印刷市場上去開辟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此外,很多中小型絲網印刷廠都希望能通過提供短版?zhèn)€性化印刷服務吸引到更多的客戶。我發(fā)現,與一年前相比,各類印刷企業(yè)之間的區(qū)別已經不那么明顯了,這全部都得益于客戶的交叉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