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年內或有貶值壓力
進入2008年,人民幣先是快速升值,4月10日“破7”之后卻又徘徊不前。這種人民幣匯率升值節(jié)奏的驟然改變,一下子讓市場變得極不適應。我們認為,這實際上是多種因素影響造成的結果;由此也顯示,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可能再度到了十字路口。
在政策方面,我們認為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很可能再度宣布人民幣兌主要幣種波幅擴大的政策;而特別值得提請關注的是,年內人民幣匯率還可能存在貶值風險。
升值速度為什么由急趨緩?
從升值節(jié)奏來看,人民幣兌美元“破7”后窄幅震蕩。進入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快速升值,并在4 月10日中間價最終破7達到了6.9920后,便一直在6.98~7.01之間持續(xù)震蕩,匯率走勢曲線由此呈現升值速度顯著放緩呈現的平臺態(tài)勢。不過目前計算的年升值幅仍居高位,目前在9.6%~9.7%。
我們認為近期人民幣區(qū)間震蕩、徘徊不前是外因和內因共同導致的。
外因主要是近期美元的反彈。4月25日,美元指數一度反彈到71.0523,這是今年2月27日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元指數的反彈導致匯率升值速度放緩的情況,實際上在3 月底4月初的時候也曾經出現過,當時持續(xù)了5個交易日(3月27日至4月2日)。但是觀察更長時間的變化,今年前段時間更多的情形似乎應該是:美元指數反彈,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并不見顯著走弱。
因此,這次美元指數略微走強,人民幣匯率便停滯不前,更為令人深思。我們認為,外因可能只是提供了一個契機,而內因的影響應該是更重要的。
在內因方面,對升值效應尚處在評估過程中。在今年初,我們即認為,大致在第一季度末第二季度初,在國務院層面就可能會就人民幣(快速)升值的效果或影響進行評估,并以此決定下階段的升值策略。現在很可能正處于這樣一個微妙時間點上。近期媒體報道的國務院層面就“熱錢”問題進行的討論,發(fā)改委、商務部、外匯局等對前一階段快速升值存在不同看法的報道,實際上就是我們所預言的“評估”行為中的主要組成事件。
年內人民幣或有貶值壓力
從觀察人民幣匯率的角度來說,要關注美元反彈可能帶來的風險。市場主流認為,如果美國經濟溫和復蘇,屆時美元將走強。在我們看來,在前期大跌之后,只要市場認為美國金融市場接近企穩(wěn),即使美國經濟尚未反彈,海外抄底資金的大量流入,也將使美元出現反彈;如果繼之以隨后美國經濟的復蘇,那么,美元中期反彈格局將由此形成。
數據顯示,海外資金流入美國在2007年第三季度出現大幅減少后,第四季度已出現明顯回升。流入全部金融資產的海外資金總量達到了12846億美元,較第三季度增加了2310億美元;其中,流入公司權益的達到2854億美元,較第三季度增加了3746 億美元。海外資金購入美國權益凈額數據顯示,2008年1~2月份,海外資金流入繼續(xù)保持著相對較高的水平。
如果美元中期反彈格局形成,人民幣可能貶值。
在這方面人民幣沒有經驗,但其他國家歷史卻可能為我們提供借鑒。德國馬克從固定匯率向浮動匯率的轉換完成得較好,它的經驗當可借鑒。廣場協議后德國馬克雖然總體升值,但升值之路卻是曲折的,即根據國內外經濟情況,不同年份升貶不同,并非單向持續(xù)升值。
我們可以得出如下推論:此前一直秉承的人民幣單邊升值定勢思維在當下亟須改變,歲末年初人民幣可能存在貶值風險。
如果市場意識到這一點,在超賣后回補動力的驅使下,則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可能更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