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勞資爭議凸顯 新勞動合同法需打補丁
為勞動者經濟補償提供保底支撐的原勞動部481號文已經被有關部門列入即將清理的法律、法規(guī)之列,一旦481號文正式被廢止,如何保證勞動者獲得合理的經濟補償?
一紙?zhí)崆敖獬毠趧雍贤耐ㄖ屛挥诮K常州的卡爾邁耶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坐上了“火山口”,月工資只有1000多元的勞動者強烈要求按照以企業(yè)平均月工資3000~4000元作為計算經濟補償?shù)幕鶞?,勞、資雙方由此陷入了一場耗時半個月的爭議中。
工資基數(shù)不同, 經濟補償相差懸殊
今年3月27日,由德國企業(yè)控股的卡爾邁耶紡織機械有限公司貼出了《關于卡爾邁耶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提前解除職工勞動合同的通知》,通知說:鑒于本公司面臨整體拆遷、公司生產經營結構調整等原因,卡爾邁耶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決定于2008年4月30日提前解除部分職工的勞動合同。
這則通知附帶了解除職工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基本原則是以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shù),乘以勞動者的工齡得出總額。這樣的計算方法引起了卡爾邁耶員工的強烈反對,這些員工要求按照企業(yè)的平均月工資而不是勞動者個人的月平均工資作為基數(shù),他們的依據(jù)是原勞動部1994年頒發(fā)的《關于印發(fā)〈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下稱“勞動部481號文”),如果以企業(yè)的月平均工資作為基數(shù),他們能夠獲得的經濟補償至少能夠多出一倍。
在裝配車間工作的潘維忠說:“通知一出來,我們工人反響很大。我們這個企業(yè)是外資企業(yè),個人月平均工資數(shù)和企業(yè)月平均工資數(shù)相差太大了,我們老工人按照過去12個月算平均月工資只有1000~2000元,個別管理層工資相當高,工人相當?shù)?。卡爾邁耶在網(wǎng)上招工介紹說企業(yè)員工平均工資4000多,全公司80%的工人達不到4000元這個平均數(shù),實際上有些員工的崗位系數(shù)被定得很低,拿到手的工資只有800元左右。”
員工反對按照人月平均工資數(shù)計算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潘維忠介紹:“在過去的12個月里,經編行業(yè)不是很景氣,我們公司沒活干,好多人都被放假在家里休息,每個工作日公司發(fā)給我們50元的生活費,像我這樣的一個月扣掉各種費用,拿到手只有800多,在家里休息了至少4個多月,這樣平攤下來過去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很少。”
如果按照企業(yè)月平均工資計算經濟補償,潘維忠可以多拿4萬元左右。潘維忠說如果按照個人的月平均工資計算,過去12個月他的平均月薪在1500元左右,他的工齡算作26年,獲得的經濟補償只有3.9萬元;如果按企業(yè)的月平均工資計算,即便將企業(yè)月平均工資估算為3000元,乘以工齡,可以拿到的經濟補償為7.8萬元,多出一倍;另一位卡爾邁耶的內退員工薛建明現(xiàn)在每個月的工資只有730元左右,工齡為43年,如果按照企業(yè)月平均工資3000元計算,他的經濟補償可以多拿9.7萬元,多出三倍。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