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8鎖眼機鎖小圓頭的方法
疑問2:我廠有一臺558鎖眼機,鎖小圓頭下刀時會把圓頭位置的線切到,調開尾巴又合得不好看,換大圓頭就沒有問題,請問是刀片和壓塊位置沒有調好,還是其他原因?
信中鎖小圓頭和換大圓頭講述得不太清楚,558圓頭鎖眼機鎖眼類型主要有圓頭無尾、平頭無尾、圓頭有尾、平頭有尾4種形式(圖1)。不知所說的小圓頭是否為平頭有尾,大圓頭為圓頭有尾,如果是這種情況,在鎖平頭時必須換底刀(直切刀),對西裝上的假眼則不需要切開且不要下刀的除外。上刀墊(砧板)一般是根據(jù)扣眼長、短進行更換。如果你所說的小圓頭也是圓頭有尾形式的扣眼,只是扣眼長度尺寸短些,圓頭也小些,即圖2所示的情況,則需更換相應長度的上刀墊和相應大小的底刀,底刀共有4種規(guī)格可供選擇。此外還要正確調整底刀的位置,根據(jù)圓頭縫線被切來看。機器應是先縫后切型,而且底刀位置靠后,應將底刀向前調即可。
調節(jié)方法:旋松底刀緊固螺釘,前后移動底刀,然后再用下述的檢查方法進行檢驗,直至針尖與切開的扣眼后端對齊為止。
檢查方法:先旋松繃料板調節(jié)螺釘,將左右繃料板向兩邊推,使繃料板與送料板貼合,再把繃料鉤推向兩邊,勾住繃料板,再擰緊繃料板調節(jié)螺釘,這樣送料板前進時,繃料板不再繃料。然后在有齒板上放一紙片,放下壓腳,壓住紙片,用手轉動手柄,使送料板運動到最前端,并切開紙片。此時,轉動手輪,使機針從中心針位置下降到紙片,如果針尖與紙片上的扣眼后端對齊,表明底刀的前后位置正常;如果沒對齊,表明底刀的前后位置不正確,需要重新調整底刀位置。
另外,圓頭鎖眼機大部分都采用先縫后切方式。就一般面料而言,用先切后縫方式縫出來的線跡美觀無毛茬。只有在縫紉彈性面料時,才采用先縫后切方式,因為若采用先切后縫方式,面料因彈性大易收縮,往往導致縫不到面料,如果切口小,則縫出來的扣眼有毛茬,線跡不美觀。這里建議最好將機器調為先縫后切方式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