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藍海營銷五大要素
近幾年,中國服裝業(yè)的競爭進入了一個白熱化的程度,隨著市場越變越“紅”,我們該如何把“服裝”真正的賣出去?該如何跳出“紅海”,進入“藍海”呢?
我們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切入:
一、模式創(chuàng)新是大勢所趨
1.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
在所有的創(chuàng)新之中,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屬于企業(yè)最本源的創(chuàng)新。離開商業(yè)模式,其他的管理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新都失去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可能和盈利的基礎。
在過去的一年中,PPG的網絡直銷, ITAT的會員制銷售模式引起了業(yè)內人士的大量關注,雖然不能就此下定義說這兩種模式是最好的,但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在未來將是一個大勢所趨,同樣也將會是服裝業(yè)利潤的一個新增長點。
象更早的美特斯邦威,在國內其他服裝廠家還在進行“工廠-銷售”式的運作的時候,率先在國內采取了“虛擬經營”的模式,在當時的中國服裝界便是一個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的成功案例,在95年開設首家專賣店的當年便實現了銷售500萬元,正是靠著這一模式,美特斯邦威在競爭激烈的服裝業(yè)中找到了自己的新藍海。
2.營銷模式的創(chuàng)新
營銷的實質其實是圍繞消費者多變的需求來適應和引導的。其模式本來就應該是多變的,不可能一種模式能適應所有的產品。
隨著服裝產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廣告轟炸、明星代言、價格戰(zhàn)等普通的營銷手法已越來越難引起客戶的購買欲望了。所以說營銷差異化成了當前服裝品牌要正視的主題,產品的差異化能深入人心,宣傳的差異化可以深入眼球。
我們知道服裝是一種文化消費,那么服務行業(yè)的營銷,說白了就是體驗的競爭,看誰能給顧客帶來受消費者認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找出可能與消費者接觸的每一個點,在這些點上極力給顧客營造好的體驗,并以此為基礎,才能最終形成競爭力。
所以,總而言之,營銷模式的創(chuàng)新,可以有渠道模式的創(chuàng)新,也可以有消費體驗模式的創(chuàng)新,也有產品模式的創(chuàng)新,等等。各個服裝企業(yè),只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營銷模式,以模式去拓展市場,而不是依靠一個單點去參與競爭,才能事半功倍?!?/font>
二、準確的品類定位比什么都重要
我國的服裝產業(yè)特別是在90年代,進入了一個高速發(fā)展的時期。隨著社會的全面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種新的消費趨向在服裝市場上逐漸形成并不斷擴展,即由以往的實用消費向個性消費和文化消費轉化。所以現階段服裝品牌營銷的核心就是區(qū)隔產品市場、塑造消費心理價值。針對這一新特點,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來定位產品。
1,根據消費需求定位產品
首先,我們知道產品的個性化消費是受著受教育程度,收入,年齡,地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的。收入越低消費就越大眾化,收入越高消費就越講求個性,因此品牌的精確定位,就必定要對消費群體進行取舍。
其次,即使是同一檔次上的消費者的需求也是不盡相同的,比如,設計公司的男白領可能就比證券公司的男白領在穿衣風格上顯得更加的前衛(wèi),時尚。
所以,我們在對產品的定位上,需要考慮產品線到底是否契合市場的需求,是否和目標消費群相吻合。缺乏對市場的了解所生產出來的產品無異于盲人騎瞎馬。
2,根據市場需求定位產品
就目前的服裝用途我們可以歸納為幾大類,如商務用途、休閑用途、家庭用途、禮儀用途。其中,商務著裝類的服裝,我們又可以細分為“商務正裝”“商務休閑”等。所謂術業(yè)有專攻,服裝品牌也應該有自己專攻的方向,在某個方面做到極至,那你就能成為這個方面的老大。
比如我們一看到“七匹狼”就聯想到商務茄克”,一看到“李寧”就聯想到“運動服”,一看到“柒牌”就想到“中華立領”,因此從這一點上來說,不管是從消費的需求,還是市場的區(qū)隔,都是一個有機整體,必須一層層遞進,前面的商品化目標才可能確定。
也就是說,不管定位的方法有多少,最重要的定位還是“我能代表什么”?
要塑造消費者的心理認識,實施服裝品牌營銷的核心就得明確的告訴消費者我是賣什么的!一個服裝品牌,只有當它能夠代表一個什么東西的時候,它才能成其為一個品牌?! ?/font>
三、品牌文化的建設不容忽視
服裝自從人類走出洪荒時代以后,就已經進化成一種人類對自身的身份、地位、品味的載體。它開始傳達著穿著者對美的追求以及對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
品牌的建設其實就是為消費者打造一個心理價值,正如前面所言,服裝消費有別與其他消費品,它更加注重消費的精神享受過程,所以服裝品牌塑造成功與否,將更傾向于品牌所提出的價值主張能否與消費者產生共鳴。通過對品牌核心文化的包裝,切實的落實到產品的設計中去,才能達到讓消費者喜歡、認同、信賴的最終目的。說穿了就是讓消費者花錢買你的一個理由。與其說消費者買的是你這件衣服,還不如說是買的你所主張的品牌文化所帶來的附加值。所以,我們可以認為服裝品牌核心價值的設計不是設計大眾語言,而是要讓消費者有所感動。
比如柒牌中華立領,他直擊目標消費群的內心。提出“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引起了消費者的共鳴。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了最能體現民族情結、個性化、時尚感、氣質等綜合價值,因此對中華立領有高度的忠誠感,于是,它擠入了2005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名單。
同時,在品牌的傳播推廣方面,也需要講究品牌文化的推廣。
品牌的推廣不是靠一時間大力度的廣告或促銷所帶來的,而是一個建設、維護、積累的過程。當我們在有了一個好的產品后,并賦予了它自己的價值主張后,就要讓我們的消費層知道和了解,所以一定量的廣告?zhèn)鞑ナ菐悠放平ㄔO的主要手段。但90年代鋪天蓋地打廣告的方式,到現在已經不管用了,究其原因,消費者已經對這種灌輸式的廣告失去了興趣。所以要想重新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就必須要根據定位消費層的習慣來改變傳播渠道和形式。
推廣是對品牌主張和對流行元素的文化進行傳播,以期達到消費的最終目的。 從前,品牌展示和銷售也許只需要一個窗口、一幅大型噴繪廣告或是排列齊整的貨架。如今,則需要在品牌文化的基礎上融匯更多的創(chuàng)意理念和生活倡導。
可以說,現在的產品銷售從賣產品走向了賣文化、賣內涵。 如:巴黎的LV“時尚之屋”,設計得非??捎^——由11萬個圓形字母組合的金屬環(huán)裝飾墻面;地板、樓梯兩側是液晶屏幕,滾動播放LV最新一季服裝秀的影片,浪漫氣息內外貫通。這家店還專售LV出版的圖書,其中一本“電子書”,結合時下最先進的視訊技術,只要用手揮一下,電子書就會自動翻頁,這書也夠概念吧。在這樣的概念店購物,已經不單單是在賣某樣商品了,而是在賣一種文化的氛圍。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