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商報》:限制中國產品并未使南非制衣業(yè)受益
新華網約翰內斯堡4月9日電(記者袁曄)據南非《商報》8日報道,南部非洲貿易法律中心的研究顯示,南非限制進口中國紡織品已有15個月時間,在頭一年里中國產品的進口量已下降48%,但當初強烈呼吁限制中國產品的南非本地制衣業(yè)卻并未從中受益。
研究顯示,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南非零售商無法從中國
得到足夠產品后,轉而到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越南等國進貨,而并未照顧當地企業(yè)。此外,由于國外高品質布料的進口受到限制,南非成衣生產商被迫采用質量較差的本地產品,而且往往不能及時得到貨源,因而得不償失。
南非服裝百貨連鎖店“福士尼”有40%的產品源自本地廠商的來料加工,但現(xiàn)在許多制衣廠得不到足夠的布料,而且60%的布料質量不如從前,交貨也不及時。這家連鎖店稱,它的成衣業(yè)務額已經下跌了30%至40%。另一家服裝零售商“埃德康”下屬的制衣企業(yè)也承認,其利潤已損失了15%。
早在南非制衣行業(yè)和工會強烈呼吁限制中國產品的時候,當地一些業(yè)內人士就指出,南非紡織業(yè)競爭力低下才是造成它們面臨危機的重要原因。如今南非企業(yè)又普遍面臨成本上漲、電力短缺、消費市場降溫等困難,它們的日子更不好過。
《商報》報道說,南非貿易和工業(yè)部計劃延長對紡織品的進口限制,但福士尼公司下屬TFG服裝廠的主管塞爾溫·伊格爾呼吁,貿工部應謹慎考慮此事,否則更多的本地來料加工企業(yè)將受到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