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企業(yè)非法撤離中國向低成本國家轉移
春節(jié)前,煙臺最大的韓資服裝企業(yè)——煙臺世剛纖維有限公司,及其兩個“兄弟”公司的高管同時“失蹤”,扔下了一屁股的債務和高達數(shù)百萬元的職工工資欠款。
其實,“逃跑”的還有更多公司的高管。據(jù)韓國媒體披露,僅去年一年就有87家韓國企業(yè)從青島非法撤離。
山東大學韓國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傳仕認為,這些撤離的大多為低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企業(yè),在他們撤出的同時,更多的企業(yè)也在搶灘中國。這背后是國內的產業(yè)升級,是全球產業(yè)鏈條的變更。這使得一些低端企業(yè)被迫撤出中國,向成本更低的國家轉移。
“神不知鬼不覺”撤離
2月20日,在煙臺世剛纖維有限公司,經濟導報記者看到了一片荒涼的景象。公司的大門懸掛著大鎖,空曠的大院里沒有一個人影。車間已被法院貼上了封條,懸掛在空中的“提高產品質量”口號的橫幅顯得格外刺眼。
導報記者試圖進入院內了解情況,被幾個看門的人攔住。“公司里面一個人都沒有,光剩些廠房設備,而且也被法院查封了,所以不準任何人進入。”看門人說,公司在1月12日還正常運轉,到了13日發(fā)工資的日子,工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公司的韓國高管都不見了。公司還拖欠著每個工人一個半月的工資。
導報記者在煙臺工商部門查到的信息顯示,世剛纖維成立于2001年,董事長為崔永培,投資者是韓國世剛貿易株式會社,注冊資本為804。55萬美元。公司經營范圍是織布、染整、服裝印花、刺繡、服裝加工,產品以出口為主。
除世剛纖維外,韓國世剛貿易株式會社早在1995年還成立了株式會社煙臺事務所和第一個工廠世剛服裝有限公司,1998年又成立了第二個工廠世永服裝有限公司。事務所及兩個公司的董事長為金鐘世。兩個公司都位于煙臺市芝罘區(qū),皆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分別為85萬美元和368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為生產加工各種針織服裝、內衣及來料加工等,以出口為主。
經當?shù)赜嘘P部門證實,這兩家公司同樣是1月12日還正常上班,但到第二天其高管便“逃之夭夭”。
韓方將成立清算小組
據(jù)有關媒體報道,世剛纖維所欠外債大致分為5類:銀行貸款1500萬元左右,海關稅款500多萬元,場地租金、水電費用200萬元左右,供應商外包商欠款3000多萬元,工人工資200多萬元,合計5400多萬元。而與世剛纖維一起“出逃”的世永服裝,拖欠工人工資78萬多元,工人勞動保險21萬多元,廠房租賃費及暖氣費40多萬元,銀行貸款、供應商欠款不詳。公司高管出逃的原因很可能是為了逃避巨額債務。
導報記者采訪世剛纖維所在地煙臺市福山區(qū)法院時,相關負責人稱,法院將暫時不對此案發(fā)表意見,等案子出結果后再對外公布。導報記者從當?shù)亓私獾?,經政府相關部門努力,職工工資已全部足額發(fā)放。而銀行、海關及外包商的欠款,將等待司法部門的裁決結果。
山東豪才律師事務所律師蘇興革告訴導報記者,對于非法撤離的韓資企業(yè),債權人可以以追繳欠款提起民事訴訟,或以合同欺詐等提起刑事訴訟。但在找不到民事訴訟的一方當事人的情況下,民事訴訟是沒有任何結果的。所以應由兩國政府出面,由受害方向韓國司法部門提起刑事訴訟,由政府根據(jù)掌握的證據(jù),按照法律進行制裁;或由韓國政府將人派遣回中國,按照中國法律進行制裁。
導報記者獲悉,韓資企業(yè)的非法撤離已經引起了兩國高層的關注。韓國駐青島總領事館將在青島設立由領事館、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和中小企業(yè)支援中心負責人組成的“企業(yè)清算協(xié)助小組”,對惡意撤離中國的韓企進行懲處。該小組最快將在2月底成立,是國內首個清算小組,成立后將著手調查青島以及山東省內、河南省內的無故撤離韓企,協(xié)助韓企進行撤離清算。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