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忘與堅守之間
話題從一場演唱會開始。常熟服裝節(jié)期間,一場由常熟服裝城冠名、名為“杰情飛揚超級巨星”的演唱會在常熟體育館開演。
“杰”字打頭,主角當然是周杰倫。人聲鼎沸之間,他壓軸出場,“雙截棍”加上“菊花臺”,動靜相宜,短短幾首之后隨即唱罷離場,任由千呼萬喚不再復面,惹得“粉絲”欲罷不能。
回到第一個出場的姜育恒,保留曲目依然是若干年前“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再回首”,依然深情悅耳,但也許是因為過于耳熟能詳,又或者是慢歌慢熱,場面一直顯得波瀾不驚。
“我知道你們中很多人不是來看我的,但我會當作你們都是來看我的!”演唱間隙,姜育恒突然告白,神情激動而又真誠。他在舞臺上的敬業(yè)有目共睹。只是———昔日的“憂郁王子”,倜儻之余依然掩蓋不了中年男人微微突起的啤酒肚;一直以來,他可以倚老賣老的,也依然是那幾首“經典”老歌。
無意將周與姜的唱功與形象妄加褒貶,他們都是我發(fā)自內心喜歡的歌手。只是,突然有些感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生,果真已經看透了往昔的人聲鼎沸?單單依靠那分懷舊的情愫維系,到底又能堅持多久?對于中國服裝而言,又有多少身處巔峰的“周杰倫”和憑欄懷舊的“姜育恒”?喜新厭舊的人們,在審美疲勞的年代里,如何才能對一個“老字號”不離不棄?
“裹挾在時代變遷中的個人命運,是如此脆弱,又如此堅強;如此感傷,又如此健忘。”曾為《經濟觀察報》主筆的許知遠說道———何止是個人命運,對于年輕的中國服裝品牌而言,又何嘗不是裹挾于“快時代”的“健忘”投影之下?
超過10年左右的中國服裝品牌幾乎已近“高齡”,即使手持如此稚嫩的履歷,大部分中國服裝品牌也難以跳脫銷聲匿跡的宿命。競爭對手林立,消費對象的“健忘”天性已經無可逆轉。如此境遇下,對于品牌而言,重要的就是尋覓、進食補充年輕元氣的“能量鈣片”。
曾有業(yè)內人士分析,從消費者角度講,品牌老化的前兆表現為提起這個牌子都聽說過,但買的時候卻記不得它。高知名度和低認可度是老化品牌在市場上最為突出的表現特征———具有一定或較高知名度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的認可度、美譽度下降,從而導致市場占有率的顯著降低。
為什么有的“老字號”可以日久彌堅,如同磁鐵般牢牢吸附更為廣闊的消費群?為什么有的品牌風采不再,消費群不斷流失?
依然是“創(chuàng)新”一詞定乾坤。恒源祥的“返老還童”經驗值得借鑒。創(chuàng)立于1927年的恒源祥,原來只是上海南京路上一家賣絨線的老字號商店,到20世紀80年代,曾一度昌盛的恒源祥已沒有了昔日風光,全部資產不過50萬元。新任“掌門人”劉瑞旗大膽改革,把“恒源祥”三個字由店名注冊成商標名,開展了一系列品牌重塑活動,以品牌吸引全國毛線加工廠加盟。
“一個品牌的建設需要三個成本:導入成本、維護成本和提升成本。”恒源祥集團董事長劉瑞旗說,圍繞這三方面的成本投入足見其對老字號品牌的精心呵護。如今,在商務部對外公示的首批中華老字號的名單中,恒源祥首批進入中華老字號榜單。目前,恒源祥旗下更聚集了70多個加盟工廠、5000多家加盟店,產品從單純的手工毛線延伸到針織、服裝、床上用品等70多個門類,年銷售額達30億元。
可見,固化的思維只會造成在不同領域的路徑依賴,包括在產品、宣傳定位、廣告創(chuàng)意、媒介選擇、傳播手段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才是讓品牌寶刀不老的恒久秘方。
此外,需要補充的是,面對“遺忘”與“追捧”,最怕的莫過于品牌自身的精神倦怠。“寵辱不驚”并非就是服裝品牌自身修為的最好選擇,對于服裝而言,它是更需要感染力與蠱惑力的產業(yè);只有在情緒感性與制度理性之間張弛有度,我們才能時常撩撥他人的健忘,堅守、傳遞自身的作用力,牢牢地維系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獲得切實的市場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