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刺繡:流傳千年的宮廷技藝
- 針針細線如發(fā)絲,穿插蟠疊奪天工。精美的契丹刺繡曾是北方遼代王朝契丹皇家宮廷刺繡工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項精湛的民族技藝以其獨特的魅力,在古老的中京大地流傳至今……
繡技高超精湛
近日,游公子來到內蒙古師范大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園,這里正在舉行“最美家鄉(xiāng)中國年”非遺特展,擺在中間展區(qū)的自治區(qū)級非遺項目——契丹刺繡精美絕倫,賺足眼球。契丹刺繡自治區(qū)級傳承人于和平正在講解:“《草原親情》這幅作品為典型的雙面繡,曾榮獲自治區(qū)最佳設計獎。這件作品可以兩面看,非常立體和逼真?!庇诤推街v得認真,參觀者聽得入神。
2017年,具有千年歷史的契丹刺繡被列為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年,于和平成為契丹刺繡非遺傳承人。在現場演示中,于和平向游公子介紹:“刺繡可以在真絲、羊絨、絹上完成,其中絹繡的難度非常大,因為絹特別薄,不能出錯。繡法又分為單面繡和雙面繡,雙面繡難度也不小,因為要一針扎透,要與另一面保持一致。刺繡的線必須是純天然的蠶絲線,蠶絲線韌性大,可以拆分成許多細線?!睹珴蓶|肖像》《周恩來肖像》就是用1/40粗細的蠶絲線繡的,比頭發(fā)絲還細。這兩幅作品掛在我的辦公室,很多人都以為是照片。這就是契丹刺繡的獨特之處,它將刺繡技藝發(fā)揮到了極致?!薄?br />
踏上傳承之路
“契丹刺繡與蒙古族刺繡的針法差別很大,針腳很難用肉眼發(fā)現。契丹刺繡由淺到深渾然一體,人物、花卉、風景等等,每一種針法都不同。蒙古族刺繡針法大概10余種,契丹刺繡針法就有50多種,工藝難度非常大。由于赤峰市寧城縣曾是遼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千百年來,這里一直保留著刺繡技藝?!闭勂鹌醯ご汤C,于和平滔滔不絕。
今年55歲的于和平是土生土長的寧城縣人。于和平與契丹刺繡結緣要從她的家族說起,她的外祖母和母親都會契丹刺繡,而且手藝精湛。于和平很小的時候,母親教姐姐學習刺繡,耳濡目染,她也對刺繡有了興趣。18歲時,于和平考上了天津紡織學院,學習服裝設計,她發(fā)現刺繡手藝與自己的專業(yè)密不可分。畢業(yè)后她被分配到大連,又調回赤峰,之后就與契丹刺繡結下不解之緣。其實,真正走上契丹刺繡這條路是在1996年,當年于和平毅然放棄鐵飯碗下海經商成立公司。這期間,她南下蘇州,學會了蘇繡藝術,而后與契丹刺繡相結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刺繡風格。
讓作品走向世界
于和平不僅傳承了契丹民族這門古老的技藝,而且不斷創(chuàng)新,為契丹刺繡融入了許多新的創(chuàng)意元素?!霸谠嫉幕A上實現創(chuàng)新,才能讓刺繡這個產業(yè)做大做強,讓古老的契丹刺繡走向世界,但也要保留最初的寶貴技法。”她說。
于和平在繼承傳統(tǒng)契丹刺繡的基礎上,還將契丹刺繡發(fā)展成產業(yè)知名品牌。于和平的刺繡作品《遼中京大明塔》《周恩來肖像》《清明上河圖》全卷以及《蒙娜麗莎》等系列作品曾在國內外的文化產業(yè)博覽會和旅游商品博覽會上多次獲獎。2016年9月,于和平受邀參加了首屆國際絲綢博覽會,展出的契丹作品廣受贊譽,讓世界看到了契丹刺繡的獨特魅力。博覽會上,她與意大利客商簽訂了20萬元的合約,讓契丹刺繡作品真正走向了世界。
為了更好地傳承契丹刺繡,于和平走訪了許多與遼代歷史相關的地方,將行萬里路的收獲融合在契丹刺繡技藝中,出了一部書,“我把自己幾十年探索與實踐凝結而成的刺繡技藝,乃至刺繡針法奧秘結集成刺繡教材《契丹御繡技藝》,我要將這門技藝完整地傳承下去?!庇诤推秸f。
目前,于和平身邊長期培訓的學員達到100多人,她將自己所有掌握的針法毫無保留地教給他們。“學習契丹刺繡是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其中很多學員都來自外地,無論對誰,我都是毫無保留,我想讓更多人了解遼代歷史,把契丹刺繡技藝傳承下去?!庇诤推秸f。
實現產業(yè)化發(fā)展
如今,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契丹刺繡已經成為產業(yè),并且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
2016年底,總投資103萬元的契丹刺繡遼文化衍生品研發(fā)生產項目開工建設,2017年底完工,該項目通過引進先進的契丹遼文化元素衍生品制造技術,采用公司加農戶的產業(yè)化經營模式,形成以互惠經濟利益為聯(lián)結機制的組織模式,促進了契丹遼文化元素衍生品制造的產業(yè)化發(fā)展。
2018年,于和平的寧城御繡軒手工制品有限公司又擴大了幾個車間,用來制作契丹服飾、蒙古族服飾和旗袍。契丹刺繡商品種類多種多樣,有適合日常實用的圍巾、手包、錢包、拖鞋,有適合送禮的團扇、屏風、壁畫。于和平說:“小時候,家里的枕巾、被面兒等小物件上都有契丹刺繡,我愛不釋手,但是最難忘的還是母親旗袍上的刺繡。旗袍上繡著漂亮的花朵,大氣典雅,我被深深迷住。如今,旗袍不僅僅在舞臺上展示,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人穿著,我將契丹刺繡技法融入到旗袍制作中,市場前景非常好。傳統(tǒng)服飾文化和傳統(tǒng)手工技藝的完美融合必將擦出絢麗的火花。”